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昭通市土地流向与流转

    信息发布者:hwp13388318916
    2017-08-14 18:49:25   转载

   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当前,农村承包土地的细碎化、分散化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。随着我国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,农户对土地的依附程度逐渐降低,对经营土地的责任和义务日渐淡薄。传统种植在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放经营和季节抛荒的现象,这为土地的流转提供了条件和可能。据2016年二季度各县区收集、上报的情况看,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59.23万亩,占统计承包耕地面积的14.27%,其中转包16.92万亩、出租22.91万亩、互换5.87万亩、转让3.74万亩、入股3.41万亩、其它流转6.38万亩;流转入农户35.88万亩、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9.34万亩、流转入企业7.61万亩、流转入其它经营主体6.4万亩;农户间自发流转47.17万亩、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9.76万亩、委托乡村组织流转2.3万亩;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4.66万份。其中:签订规范书面的土地流转合同7.39万份,签订土地流转口头协议7.27份;从流转价格看,地势平坦、土地肥水条件好的良田多在300-500元(亩)/年,极少部份达到800-1000元,耕种条件较差的山坡地只有几十元;50亩以上土地规模流转面积14.67万亩,其中:50亩-100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有1.61万亩,100亩-300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有2.21万亩,300亩-500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有1.3万亩, 500亩-1000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有2.9万亩,1000亩以上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有6.65万亩。

       

         一 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。土地流转不仅使土地逐步向种养大户(能手)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个体工商户集中,使一部分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农业,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约化、规模化发展,拓展了龙头企业的发展空间,而且还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,带动了农村其它生产要素如劳动力、资金、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
         二 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。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动,使一大批从事农业的农户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,流转户既可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,还可外出务工或进城从事二、三产业发展增加收入,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步伐。

         三 是推动了招商引资。土地流转合理配置了土地资源,吸引了外地资金、人才、技术和管理经验流入,带动了当地的资源开发,为发展高效农业、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,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。

         四  是提高了农民素质.。农民通过土地流转,主动到土地受让方打工,不仅学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管理经验,而且还感受到了调整产业结构、发展设施农业、搞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成果,增长了知识,更新了观念。

         五 是遏制了土地撂荒。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出去,让经营有方、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民能及时获得土地耕种,有效解决了“有人无田种、有田无人种”的矛盾。

         六 要用一种有效农业跟进措施,让农民工心安理得进退措施,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留可守尽可安,为改革的红利受益。缩小贫富的差距的办法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农民自愿的形势。但只有实行土地入股参股的形势最为有效办法 ,和缩小贫富差距,得民心,得名意的有力突进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